珠海空管站管制运行部综合党支部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和法治教育
随着疫情防控的有效推进,消费便利性在逐渐改善;同时,消费的供给也在不断优化。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最新预测显示,到2025年,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将增长至58%,第二产业比重下降至36%;最终消费支出所占比重将增长至59%,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比将下降至41%。需求端收缩,供给端保持增长2001~2014年,我国钢材消费基本成直线快速上涨,2014年达到7.02亿吨。
在需求端收缩的同时,供给端却依然保持增势。事实上,当前区域性钢铁重组整合加快。兼并重组窗口期来临李新创表示,周期性行业在低谷期往往会出现大面积的洗牌重组。现状是行业发展面临问题与不确定性增多增强,行业经营效益重回微利,部分企业甚至已经出现亏损。在不久前举行的2020年中国钢铁发展论坛上,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李新创发表了题为《十四五中国钢铁发展趋势》的演讲。
但从整体趋势看,钢材需求将进入减量阶段。江苏省发布钢铁行业转型升级优化布局推进工作方案,大力推动全省沿江和低小散产能整合,在南通通州湾、盐城滨海新区、连云港板桥工业园等沿海重点港区集中布局。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上半年经济先降后升,二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经济运行稳步复苏。
3月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了明显回升或者降幅收窄,经济稳步复苏为下半年持续恢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上半年我国经济逐步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经济运行呈恢复性增长和稳步复苏态势,二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发展韧性和活力进一步彰显。从上半年累计的速度看,GDP、工业、服务业、投资、消费等领域大部分指标处于下降区间,疫情冲击的损失尚未完全弥补。同时,经济回升也是有基础、有潜力、有条件实现的。
目前经济回升属于恢复性增长。二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由一季度下降8.4%转为增长4.4%,服务业增加值由一季度下降5.2%转为增长1.9%。
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1个百分点。刘爱华说,下半年,随着疫情防控的有效推进,消费便利性将逐渐改善,消费的供给也将不断优化。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6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2.7%。宏观政策发力,调控精准效果佳。
针对疫情冲击下暴露出的一些领域问题,补短板、强弱项蹄疾步稳,也将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活力。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说。新经济蓬勃发展,动能转换态势好。上半年,为应对疫情冲击,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就业优先政策纷纷发力,并已见成效。
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8%,涨幅比一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呈现回落趋势。从结构上看,一些重点群体的就业压力更突出。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孕育壮大,将为经济回升继续提供有力支撑上半年,为应对疫情冲击,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就业优先政策纷纷发力,并已见成效。
远程办公、在线教育、智能施工、无人配送等新模式有效化解了市场的堵点、难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新产业形成了更多增长极上半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5.8%和7.2%,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2%、21.8%。二要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通过增加研究生招生规模等措施,更好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说。新经济蓬勃发展,动能转换态势好。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制图:沈亦伶3.2%,由负转正!国家统计局7月16日对外公布,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66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1.6%。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8%,涨幅比一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呈现回落趋势。
刘爱华说,下半年,随着疫情防控的有效推进,消费便利性将逐渐改善,消费的供给也将不断优化。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孕育壮大,将为经济回升继续提供有力支撑。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上半年国民经济逐步复苏。3月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了明显回升或者降幅收窄,经济稳步复苏为下半年持续恢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要加强就业帮扶,鼓励新业态就业和灵活就业,带动更多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刘爱华说,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能够在短时间有效控制疫情,实现经济由降转升,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殊为不易,这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综合施策的效果,凸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潜力。
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连续两个月小幅下降,其中2559岁群体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2%,比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低0.5个百分点。上半年,贫困人口较多的四川、贵州、广西等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都在5.5%至7.6%之间;全国人均养老金和离退休金增长9.3%,人均社会救济收入和补助收入增长13.2%,社会保障和兜底帮扶持续加强。高技术领域投入持续加大,新基建等相关产品增长较快。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7%,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
受疫情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招聘需求下降。以中国经济增长第一引擎消费为例,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然处于下降区间,比上年同期下降11.4%。
3对下半年经济持续复苏有信心回升有基础有潜力有条件从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各经济指标回升情况看,下半年经济的持续恢复是有支撑的。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二季度比一季度增速提高了10个百分点。
1上半年实现经济由降转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前所未有,世界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衰退。同时,这样的运行态势表明,总体上疫情冲击是可控的,中国经济自我调整能力是较强的。
针对疫情冲击下暴露出的一些领域问题,补短板、强弱项蹄疾步稳,也将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活力。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1个百分点。宏观政策发力,调控精准效果佳。上半年我国经济逐步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经济运行呈恢复性增长和稳步复苏态势,二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发展韧性和活力进一步彰显。
下一步,要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疫情冲击导致今年就业压力较大。
这说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一些聚集性、接触性的消费活动仍然受到一定制约。一要稳住市场主体,落实好减税降费、减免社保费用、房屋租金等政策,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稳住就业的基本盘。
看需求端,消费、投资降幅大幅收窄。同时,经济回升也是有基础、有潜力、有条件实现的。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欢迎您提出来!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